新聞時事

2025/10/22 新聞評論 Reuters: Investor behind Zions, Western Alliance bad loans is tied to $270 million in troubled debt Reuters: Meta in $27 billion financing deal with Blue Owl Capital for Louisiana data center 繼上月兩家汽車相關廠商倒閉,汽車零件供應商First Brands Group及汽車貸款機構Tricolor Holdings,近期美國有兩家地區型銀行披露嚴重的壞帳,引發市場再次關注信貸議題。Zions Bancorp與Western Alliance Bancorp在上周四表示遭到信貸詐欺,放款給投資不良商業房貸基金的過程中遭遇詐欺,提供同一批借款人信貸時,控訴抵押票據被暗中移轉、承貸時提供偉造的文件,使抵押品的實際價值遠低於審核要求等,致使Zions Bancorp提列5,000萬美元,且Western Alliance Bancorp已在8月提起訴訟。 市場在消息出來後的反應,10/16當天除了兩間銀行的股價重挫之外,Zions Bancorp下跌13%、Western Alliance Bancorp下跌11%,標普地區型銀行指數也暴跌6.3%,同時也波及大型銀行,花旗與美國銀行各下跌3.53%與3.52%,令市場再次想起2023年Silicon Valley Bank突然倒閉的噩夢,VIX上升至25.31,摩根大通的執行長Jamie Dimon近日以蟑螂效應警示目前的信貸風險,警告過去信貸標準過於鬆散,過度放貸對經濟的衝擊可能會因經濟轉弱而爆發。周五隨著市場解讀此次的信貸詐欺只是信貸市場過熱下的零星個案,逐漸消化信貸危機的憂慮,目前壞帳的狀況仍在可控範圍內,不足以構成系統性風險,美股周五普遍走高,仍不減AI的多頭氣勢,並在本周持續向歷史新高靠近,VIX也在本周下降至17左右。 我們認為此次信貸詐欺事件須持續關注,儘管市場已反映相關顧慮並修正,但不可否認的是信貸市場已有過熱的現象,尤其是私募信貸逐漸蓬勃。私募信貸是在金融海嘯,傳統銀行的借貸審核趨緊後,但企業借貸資金的需求仍在,故透過非銀行金融機構借貸的私募信貸應運而生。截至今年6月底,全球私募信貸市場規模已達約 2 兆美元。在科技公司對AI發展所需的巨額資金下,未來企業的資金需求只增不減,10/22有一項史上規模最大的私募信貸交易,Meta與Blue Owl Capital宣布成立270億美元規模的合資企業,共同開發Hyperion資料中心,積極布局AI基礎設施。

2025/10/14 新聞評論 BBC: China accuses US of 'double standards' over tariff threat 在本月底 APEC 高峰會召開前,中美貿易議題再度升溫。面對美國對 AI 晶片出口的持續管制,中國近期展開一連串反制措施。10/9 中國宣布強化稀土出口管制,繼對輝達啟動反壟斷調查後,10/10再度針對高通展開調查,並要求各港口加強審查輝達晶片進口。同日,川普則反擊表示,將自11/1起對中國商品加徵 100%關稅,並對所有關鍵軟體實施大規模出口管制。美國貿易代表署(USTR)在同天也宣布,10/14起將對所有中國製造或營運的船舶進入美國港口收取額外費用;中國隨即回應,宣布同日起對美國船隻徵收「特別港務費」以示反制。 在川普宣布關稅制裁的當天,不僅使美股、加密貨幣、原油市場在上周五全面重挫,也使亞股在周一持續承壓。市場普遍解讀中美兩國密集的管制與反制動作,是為 APEC 峰會前的談判預作籌碼。值得注意的是,川普在宣布制裁後的隔日(週日)又出面緩和態度,表示雙方會面並未取消,強調「一切將會好起來」,再度印證市場對「川普終將退縮」(TACO, 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)的看法。受此激勵,美股週一全面反彈,四大指數均收漲,其中費城半導體指數勁揚 4.93%,表現最為亮眼。 我們認為,美股自4月關稅戰以來一路攀升,近幾週美國科技產業在AI基礎建設與長期需求面持續投入高額資金與合作,更推升股市走揚,整體估值已處高檔。市場對中美貿易衝突的敏感度因而升高,本次中美雙方的交互制裁,或正好提供市場一個宣洩獲利與調整部位的契機。

2025/10/9 新聞評論 CNBC: Nvidia’s Huang says he’s surprised AMD offered OpenAI 10% of company in ‘clever’ deal 近期,美國科技產業掀起一波「循環性投資」熱潮,市場對AI泡沫的疑慮也隨之再度升溫。自5月甲骨文(Oracle)向輝達(NVIDIA)採購價值400億美元的GB200晶片,以滿足OpenAI龐大的算力需求後,9月初OpenAI又與甲骨文簽訂金額高達3000億美元、為期五年(自2027年起)的算力採購合約。緊接著,9月中輝達宣布對OpenAI投資1000億美元,協助其建置10GW等級AI資料中心的基礎設施。近日市場再傳出OpenAI與超微(AMD)合作的消息,OpenAI預計未來採購6GW的AMD晶片,並可用每股1美分的價格取得最多1.6億股AMD認股權,若全數行使將持有約10%的AMD股權。此外,輝達也證實將參與馬斯克旗下AI新創公司xAI的新一輪募資,協助該公司建置採用輝達晶片的AI資料中心。 這一連串科技巨頭間的相互投資,令市場既振奮又憂慮。從產業角度來看,輝達透過與主要AI軟體公司的深度合作,持續擴建AI基礎設施,不僅強化其在全球AI生態系的主導地位,也確保未來晶片需求的穩定成長,並期望以投資者的身份分享長期收益。硬體供應商與軟體開發商的緊密合作,確實為AI產業開創更多投資機會與想像空間。然而,部分投資人仍擔心市場可能重演2000年.com泡沫的情景——當時融資槓桿過度、資金氾濫,而實際技術與獲利未能同步成長。再加上目前美股估值已處高位,使得市場對AI相關投資案仍保持審慎與警戒。 對於當前科技業的循環性投資現象,我們認為未來仍需密切關注AI算力與資金投入之間是否出現脫鉤現象。在防範泡沫化風險的同時,投資人亦應審慎評估AI產業帶來的結構性成長契機,理性參與市場可能的上行動能。
產業分析

2025/10/16 產業分析 近日台積電一連串的財報與營運消息顯示,其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領導地位依然穩固。從多家媒體報導來看,台積電不僅交出亮眼的第三季成績單,更上修全年營收展望,同時也為未來的技術與產能佈局描繪出清晰藍圖。 首先,台積電的財務表現是其信心的最大來源。根據法說會結論台積電第三季的毛利率與每股盈餘雙雙超乎預期,這不僅反映其成本控制得宜,也顯示高階製程的產能利用率處於健康水平。更令人振奮的是,公司將全年營收成長預期上調至34-36%,這是今年第二次上修,明確釋放出市場需求,特別是來自AI領域的旺盛訊號。 其次,在技術與產能佈局方面,台積電的企圖心也絲毫不減。從艾司摩爾(ASML)的財報中可見,其強勁的訂單狀況間接證實了台積電正加速擴產。台積電不僅是艾司摩爾最大的客戶,更握有全球超過60%的EUV設備產能,並計畫在未來兩年內持續增加EUV機台,全力衝刺2奈米先進製程。這份決心也反映在台積電上調資本支出至400-420億美元,其中約七成將用於先進製程。 然而,在樂觀情緒下也潛藏著挑戰。艾司摩爾對中國客戶在2026年需求可能大幅下滑的警告,預示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化供應鏈中面臨的地緣政治挑戰。此外,海外設廠的高昂成本也將持續影響部分毛利。 總結而言,台積電憑藉著優異的財務表現與前瞻性的技術投資,依然穩坐全球半導體龍頭寶座。儘管未來可能面臨地緣政治與海外成本的挑戰,但其強勁的成長動能與持續的技術創新,讓其未來發展依然充滿潛力。同時該公司優於預期的財報表現,間接為AI市場打下一劑強心針。



